
“這是大亞圣象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范圍內投資建設的第九條人造板生產線,年產刨花板50萬立方米,也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刨花板生產線。”大亞木業(江蘇)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曉軍說,公司生產的高檔刨花板廣泛應用于木門、櫥柜等家具的生產,客戶遍及全國各地。
作為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環節,發展綠色建材產業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近年來,宿遷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扶持綠色建材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努力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的格局,推動綠色建材產業多元發展,呈現出企業分布廣、覆蓋領域全、發展速度快等鮮明特點。
為推動產業發展“再上一層樓”,自2020年起,宿遷以綠色、循環、低碳為導向,以傳統建材向綠色建材轉型發展為主線,以市領導掛鉤聯系、組建培育專班為保障,大力實施重點企業培育、重大項目招商等工程,把綠色建材產業鏈納入全市20條重點產業鏈來大力培育。大亞木業(江蘇)有限公司既是“鏈主”企業,也是產業鏈培育取得明顯成效的縮影。
“這家企業是我們招商引資重點項目,2017年1月開工,當年12月建成投產,刷新了世界人造板產業同類裝備建設速度最快的歷史紀錄。”運河宿遷港產業園有關負責人介紹,園區采取“一對一”模式,保障企業年產刨花板50萬立方米生產線高質量建成,穩步推進飾面板材、定制家居部件等項目建設,形成“新板材—貼面—封邊—整形—定制家居部件及家居產品”綠色建材產業鏈。

在宿遷各級黨委政府聯動支持下,大亞木業(江蘇)有限公司全套引進德國帕爾曼刨片機、瑞士史丹利蒙砂光機、德國辛北爾康普調拌膠系統等,采用國內最先進的生產工藝,確保產品環保質優。
在企業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德國帕爾曼刨片機,可加工最大直徑600毫米的原木;德國辛北爾康普調拌膠系統,能精確控制膠水、蠟、防水劑等施加量;瑞士史丹利蒙砂光機,能把板材打磨得美觀光潔,持續走俏全國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宿遷已聘請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許錦峰為綠色建材產業鏈首席專家,確定南京工業大學等單位為智庫單位、江蘇省建筑行業協會為支撐機構,支持包括大亞木業(江蘇)有限公司在內的產業鏈企業加強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我們每年堅持把公司利潤的20%用于研發,改善生產流程、改進生產工藝。”袁曉軍告訴記者,現在只要是木條枝條就可以作為刨花板的生產原料,“過去當柴火燒,如今我們以每噸500元的價格收購,切實帶動周邊群眾創收致富。”
充分發揮大亞木業(江蘇)有限公司等“鏈主”企業引領支撐、輻射帶動作用,宿城區先后招引恒通科技、冠牛木門、恒潤管業、康美新材料等綠色建材企業20多家,持續放大產業集聚效應,推動綠色建材發展成為全區三大主導產業之一。“前不久,該區舉辦綠色建材行業工業地產品對接活動,當天合作簽約金額就達12.7億元。”宿城區有關負責人說。
在強優補短上精準發力、久久為功,宿遷正進一步強化上下協同,突出產業化、高端化、規模化,深挖資源潛力,培育企業梯隊,特別是狠抓“鏈主”企業培育,充分發揮其引領帶動作用,奮力推動產業量質并進、跨越發展,讓綠色建材成為宿遷新時尚。
(文章轉自“速新聞”)